世界經期衛生日(Menstrual Hygiene Day)

#世界月經日
#528
# Menstrual Hygiene Day

由德國NGO組織—WASH United(水源、公共及個人衛生)於2014年所發起的節日,將5/28訂為「世界經期月經日」
而這日期也有其寓意,以平均月經天數5天、和28天的週期為定義
而雖然月經只有女性會有,但卻也很需要男性理解和同理
當有天,每個女性都能用自然健康的方式談論這個生理現象
女性就能擁有更大的生理自由

今天
絲泊樂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日子
想和大家深聊這個伴隨女生將近40年的重要夥伴
不是小紅、好朋友、姨媽、月月
它就是「月經」(menstrual period)

我們整理了許多資料
從每個女性都深有所感的「月經羞恥」、「月經污名化」
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在經歷的「月經貧窮」
最後再以世界各國對於「月經稅」的改革路作結

讓我們用短短幾分鐘
動動手指點開圖片
最完整的內容介紹皆在內文

希望所有女人都能擁有月經自由和平權

女性私密護理品牌 #絲泊樂
旅行組限時免運>>https://reurl.cc/8o9na

「月經羞恥」(period-shaming)

社會充斥著月經汙名化的案例,身為女性是不是都經歷過呢?

 

1、「那個」、「MC」、「大姨媽」

社會對於月經總不敢直呼名諱,也避免在大家面前談論月經議題,彷彿是個社會禁忌。 

 

2、不敢公開場合拿出衛生棉

女生經期如廁前,總要將衛生棉放進口袋;購買衛生棉時更需要用紙袋包裝,淡化月經印象。

 

3、經血是藍色的

廣告在顯示衛生棉吸收效果時,多以「藍色經血」作呈現,使許多青少年時期的男性對月經的認識是狹隘且錯誤的。

 

4、月經來脾氣差

女性只要生氣總被旁人說:「她一定是月經來了!」是常見將女性情緒不穩和經期做連結的低俗調侃。

 

5、藏好月經的尷尬焦慮

只要一不小心經血沾染到褲子或是流露出異味,都深怕旁人察覺,或是他人的異樣眼光。

 

6、社會禁忌無所不在

東方社會固有傳統視經期女性為不潔,多項習俗也將此族群排除在外,禁止參與祭祀、進寺廟。

 

「月經貧窮」(period poverty)

全球仍有超過 5 億女性面臨月經貧窮,女性每個月都對抗著這場「流血革命」

未開發國家的經期女性困境

◆ 印度平均只有12%的婦女,能負擔的起昂貴的衛生棉

◆ 非洲多個國家,許多初經來潮少女被迫放棄學業和夢想

◆ 烏干達女性以動物毛皮充當衛生棉重複使用

◆ 肯亞貧窮的鄉村女性要透過性交易賺錢購買衛生棉

◆ 而這些女性悲歌,天天仍在世界各地發生著…

 

你以為只會發生在未開發國家的月經貧窮,已開發國家也以另一種困境展演著

「月經不平等」

作為女性自然生理現象的經期,其相關生理用品被課稅,真的合理嗎?

英國工黨國會議員—Paula Sherriff更曾在國會辯論諷刺說道:

“棉條的 VAT 代表的是陰道增值稅(vagina added tax),就是向女性課稅,就這麼單純和簡單。”

而近年也開始出現一些改革聲音,歐洲國家把女性生理用品改列為「生活必需品」,改課徵5%的消費稅(VAT)

但因歐盟規範,最低稅率為5%,仍無法達到免稅程度

資料來源:https://blog.simpleinfo.cc/shasha77/what-is-period-poverty-scotland-make-sanitary-products-free

 

2004年

肯亞為全球第一個取消女性衛生用品營業稅的國家

2015年

加拿大因千人簽署請願書,取消衛生棉條的營業稅

 法國生理用品稅額20% 下修到5.5%

2016年

紐約通過決議取消生理用品課稅

(自此後,持續有22州加入響應)

2018年

馬來西亞取消6%女性生理用品課稅

印度取消12%女性生理用品稅率

哥倫比亞取消生理用品5%稅率

2019年

澳洲推動18年的改革,取消衛生棉條及護墊10%貨物稅

美國波士頓、新罕布夏州決議於小學到高中提供免費生理用品

2020年

德國將過往女性生理用品的19%高稅率調降成7%

2021年

蘇格蘭正式通過生理用品免費法案

英國脫歐後,將「全面取消徵收月經稅」

資料來源:https://blog.simpleinfo.cc/shasha77/what-is-period-poverty-scotland-make-sanitary-products-free

05/28

世界月經日 快樂

衛生、自尊、友善、平等、同理

絲泊樂 最懂你的粉紅閨密